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人問:“神仙能長生不死,這真的可能做到嗎?”抱朴子回答說:就算視力最好的人,也不能把有形的事物全部看見;就算聽力最好的人也不能把所有的聲音一一聽見;就算擁有大章、豎亥那樣的捷足,所走過的地方,也還是沒有沒走過的多;就算擁有大禹、伯益、章諧那樣的智慧,所見識的,也還是沒有見識過的多。宇宙萬物紛雜,什麼沒有呢?況且成仙的人已隨處見於各種記載,不死之道,怎麼會沒有呢?” 於是問話的人大笑說:“有始則必有終,有存則必有亡。所以像三皇五帝、孔丘、周公那樣的聖人,后稷、樗裏子、張良、陳平那樣的智者,端木賜、晏嬰、隨何、酈食其那樣的辯才,孟賁、夏育、五丁那樣的勇士,也都死了,這是人生事理的必然規律,是一定會來臨的最後歸宿。人們只聽說過在霜降之前就枯萎,正值盛夏便落青,含孕著穗兒卻不開花,沒有結果實就凋零的事,還沒有聽說過有誰享受萬年之壽,長生久視而不死。所以古人做學問不求成仙之術,言談話語不涉及怪異的東西,杜絶那些不合正道的學說,遵守這種自然法則,把烏龜仙鶴排斥歸為人以外的類別,把生死看作如朝暮一般短暫。若苦心約束自己,去做些沒有益處的事,有如刻鏤冰塊,雕琢朽木一樣,到頭來也不會有任何成效的,不如施展出匡世濟時的高明策略,得至畢生的宏福,使紫青綬帶重新繫在身上,用黑色公畜祝祭王朝的興起,用華美的車子替代步行,用鼎中的美食取代田間的農耕,不也很好嗎?每當想起詩人做《甫田》諷刺國君,再深思孔子關於人‘皆死’的論斷,就不去做那些如同把握不具形態之風,捕捉難以捉摸之影,索求不可得到之物,行走不達目的之路,放棄榮華富貴而去涉足困苦,丟下唾手可得而去謀求艱難的事。這些就像‘桑者之逐游女’的故事中說的那樣,必然會兩頭受損而後悔;又好像單豹、張毅那樣,固執偏信,必然會招致身內外的災禍。即使是公輸班、墨翟,也不能把瓦石削成針尖;歐冶子也不能把鉛錫鑄成寶劍,所以說,做不到的事,即使鬼神也做不到;做不成的事,哪怕天地也做不成。世間哪裡能得到奇方,能使年老的人變回少年,本該死的人反而復生呢?而先生卻想延長蟪蛄的壽命,讓它活上一年;想保養朝菌的榮華,讓它能活上一個月,這不是太荒謬了嗎?希望你能多加思考,迷途知返,不要走得太遠。

抱朴子回答說:“人要是喪失了聽覺,那麼震耳的的雷聲也不能使他聽到;喪失了視覺,那麼日月星辰的光芒也不能讓他看見,何況是磕碰的細小聲音,天空中的細微景觀呢?”所以聾子說世上沒有聲音,瞎子說世上沒有東西,何況是管弦的和奏之音,袞服上綺麗的山龍圖紋,他們又怎麼能夠欣賞和諧的雅緻音韻、明麗的鱗藻圖飾呢?所以說聾子和瞎子感覺到的只是有形的的物,卻不相信天上有雲師作畫和日月星辰,更何況比這更微妙的事物呢?昏暗愚昧滯留在心神,就不相信昔日曾有過周公、孔子,何況告訴他神仙之道呢?世事有存必有亡,有始必有終,誠然大體如此,但是其間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有的這樣,有的那樣,變化萬端,奇奇怪怪,沒有一定的規律。本質相同的表現不同,根本相同的枝末相背,不能一概而論。說有始必有終的人很多,把千變萬化的事物混同起來一樣看待,不是通達之理。說夏天萬物必然生長,但是薺麥卻在此時枯萎;說冬天萬物必然凋謝,而竹柏卻在此時豐茂;說有始必有終,而天地卻無盡無窮;說有生必有死,而龜鶴卻長生久存。盛夏應該是炎熱的,但夏天未必沒有清涼的日子;嚴冬應該是寒冷的,但冬天未必沒有短暫的溫暖。百川東流到海,但也有潺潺流水向北而去;地屬坤道應靜,但有時也會震動崩踏陷裂。水本性寒冷,但是也有溫谷的溫泉;火本性熾熱,但是也有蕭丘的冷焰。重的東西應當下沉到水中,但南海卻有浮石之山;輕的東西應當上浮到水面,可牂柯卻有沉下羽毛的河水。世上萬物萬類,不能用一種標準來一概而論。如此複雜已是久已有之的了。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抱朴子說:玄道,是自然的始祖,萬事萬物的根本。它幽深得渺渺茫茫,所以稱之為“微”;它悠遠得綿綿莽莽,所以稱之為“妙”。玄道的崇高,就像那峨冠覆蓋在九天之上,玄道的空曠,就像那巨籠環罩在八方之外。它比日月更光明,比閃電更疾速。時而閃現,好似那光影浮動;時而飄移,又似那流星疾行;時而蕩漾,好比深淵清澄;時而紛飛,又勝游雲悠浮。玄道,可因其附於萬事萬物之上而呈現為“有”,又可因其寄寓於幽深清寂之中而轉化為“無”。其淪落到大幽國則往下沉潛,凌越過北極星則向上游移。即使是堅硬的金石也不如它剛勁,即使是濃厚的露珠也不如它輕柔。說它方,卻不能用矩尺來衡量,說它圓,卻不能用圓規來測度。它來時不可見,去時不可追。天因為它而高峻,地因為它而地下,雲因為它而浮行,雨因為它而降臨。它孕育元氣,創造天地,化育出原始,又冶煉出萬物,迴旋著星宿,培養出混沌,駕馭著機關,鼓動著四時的天氣,囊括了淡泊怡靜之志,抒發出鮮明濃盛之情。玄道能遏制污濁,揚發清明,增減黃河,損益渭水。增加它,不會顯得盈溢;耗損它,不會顯得貧乏;給予它,不會顯得旺盛;剝奪它,不會顯得憔悴。所以玄道所在之處,其樂無窮;玄道不在之所,則精神破弊,精神消亡。那五聲八音,清新的商曲,流暢的徵调,是損傷挺立的罪魁。那艷麗的色彩,奪目的光華,卻有如損害聽力的禍首。那安逸的宴席,快樂的聚會,清澈的酒漿,芳香的玉液,是擾亂本性的毒藥。妖艷的容貌,嫵媚的身姿,化妝的脂粉,潔白的麗質,是砍伐生命的利斧。只有得道的人,才能與玄道一起永存。那些不懂玄道的人,即使是迴首注目,也會衝犯生死的機關,儘管只是口唇的動作,也會觸動興亡的鍵鈕。華麗的台榭高聳入雲,華麗的屋宇參差排列。華麗的帷帳像是輕霧聚合,錦羅的綉幕如同彩雲籠罩。西施毛嬙,卻自守空房,金盃交錯,徒流彩飛花。清雅的絲竹卻喧鬧而齊聲響,婬靡的舞步又雜沓而極紛亂。哀婉的簫聲飛凌於紅霞之中,翠羽的帷蓋飄蕩於碧波之上。在那蘭林宮的花園裡去採摘芳香的鮮花,在那積珠殿的湖池中去玩欣賞綠肥紅透的奇葩。登高望遠,則忘卻諸般憂愁;俯拾枝蔓,則充實早間饑腸。入室歡宴聚會,成千雕門上流光溢彩;出門飛馬馳騁,朱輪華車前儀仗威嚴。然而,快樂到極限,悲哀則彙集而至;盈滿至頂點,虧損必接踵而來。所以歡樂的歌曲終了時,就會哀嘆頓發,歡快的宴會結束時,則會心情悲涼。這是自然法則的必然趨勢,就像影子與形體、回聲與喊叫永相伴隨,永不分離。那種種歡愉原本就是虛幻不實的,所以必然情隨景遷,終將悵然若失。

玄道,從內在而得到,靠外在來持守;善於運用玄道的人則可暢達其精神,而忘卻玄道則只會拘泥於形體。這是思索如何真正掌握玄道的主要秘訣。凡真正掌握玄道者則顯貴,不必借用黃鉞以顯威風;體會到玄道者富有,不必憑藉罕見的財貨以示貴重。真正得道者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他可乘馭流動的光線,鞭策飛揚的虛影,凌駕上下四方,貫穿浩瀚宇宙。可高至無極,深入幽冥。經行於無邊無際的門楣,遊蕩在幽暗玄妙的四野。在那迷茫不清,唯恍唯惚中逍遙;在那迷迷濛朦,仿彷彿佛中徜徉;在那雲端吮吸日月的精華,在那紅霞之中咀嚼天地元氣。徘徊於無形無跡之中,翱翔在不見不聞之際,腳踏著蜿蜒的彩虹,足登著北斗七星。這便是真正掌握玄道者所達到的境界。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上了一個處女,請絕對守護她一生。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夫一妻是害人是害人的, 

這不是完整的模式,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幫助人,

捐錢,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不要打手槍,

打手槍會身體不好,心裏不健康,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問題,

就是因爲自幼被教育的習慣,

文章標籤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形的跟隨無形的機構,所有要順應的是無形的結構,而不是有形的結構,順應無形,自然有形的結構會跟上去。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企業最有價值的人,

并不是一定是擁有高深的學歷或是專業的智慧,

文章標籤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人生遺言,這種人生最後一刻來思考現在的觀念,我在佛學,在一些書上看過,也在聽説麥肯錫的人事官用這個類似問題問受試者,這是非常有趣的問題,各位可以思考看看。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到有人說蘇打水讓一個攝護腺癌症末期的人治療好, 

我就覺得很神奇, 而且很多神奇的藥都很貴,但是蘇打水治病卻是如此便宜,那一定要試試看,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大部分男生都在經歷無始劫難,

都要等到30歲以後人生才能順利。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iULekIBCw

 

文章標籤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一個國家要能夠在糧食上自給自足,然後甚至外銷糧食,讓其他的國家依賴你的糧食的生產, 漸漸得,吾國跟進口食物的國家就會慢慢得連接起來,甚至願意加入你的國家了。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知道爲什麽,新聞媒體老是愛説員工要有抗壓力。 

干! 但是爲什麽雇主要壓迫員工?

張本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